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絮凝剂,在电镀行业的废水添加它后水质净化效果显见提高。
但在电镀废水处理中聚合氯化铝的用量却没有一个固定标准量,原因是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例如废水的水质、浓度、pH值以及处理工艺等。根据各个电镀厂的废水情况不同,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在50 - 500mg/L之间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分析:
1.废水水质和浓度:如果电镀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较高,例如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、悬浮物等,通常需要投加较多的聚合氯化铝来实现预期的絮凝沉淀。以含铜电镀废水为例,当铜离子浓度在100 - 200mg/L时,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可能在200 - 300mg/L左右。
2.废水的pH值:聚合氯化铝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,其絮凝效果有所不同。对于电镀废水,一般将pH值控制在6 - 9之间较为适宜,此时聚合氯化铝能较好地发挥絮凝作用。当废水的pH值偏离这个范围时,可能需要调整pH值或者增加聚合氯化铝的用量。例如,若废水pH值较低,呈酸性,可能需要先投加碱性物质进行中和,然后再投加聚合氯化铝,且投加量可能会比中性条件下略高。
3.处理工艺:不同的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对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也有影响。在传统的混凝沉淀工艺中,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相对较大;而在一些先进的处理工艺中,如采用了絮凝反应器或结合了其他辅助药剂的协同作用,聚合氯化铝的用量可能会有所减少。
在实际应用中,聚合氯化铝的合适用量需要通过实验室的小试和现场的中试来确定。通过对不同投加量下的废水处理效果进行监测和分析,如观察沉淀速度、上清液的浊度、重金属离子的清除率等指标,来确定适合的聚合氯化铝用量,以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。